J9九游会 九游会J9诚信海南 海南公布12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市民常吃的水芹、黄豆芽等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9月17日消息(记者 蒙健)近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12批次不合格食品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17期),记者了解到,不合格食品涉及市民常吃的水芹、豇豆、黄豆芽等,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超标、质量指标不达标和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
据介绍,近期,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粮食加工品、保健食品、冷冻饮品、蛋制品、糕点、食糖8大类食品共490批次,其中合格样品478批次,不合格样品12批次。
不合格产品包括:三亚吉阳竹村鲜道餐饮店销售的三文鱼刺身,检验项目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标可能是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等原因导致。
海口琼山兴达发香茶行销售的标称海南一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保健酒(生产日期:2022-3-18,规格型号:139ml/瓶),检验项目霉菌和酵母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根据规定,保健食品中霉菌和酵母不得超过50CFU/g(或mL),其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霉菌和酵母污染,或者生产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产品储运条件控制不当导致。
临高县波莲不四蔬菜摊销售的豇豆,检验项目噻虫胺和噻虫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根据规定,噻虫胺在豆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1 mg/kg;荚可食类豆类蔬菜(菜豆除外)中噻虫嗪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3mg/kg。
昌江广佰汇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芹菜,检验项目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澄迈金江丕花青菜摊销售的水芹,检验项目毒死蜱和辛硫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根据规定,水芹、芹菜中毒死蜱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0.02 mg/kg、0.05mg/kg。辛硫磷在水芹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mg/kg。一次性大量摄入体内会抑制血液和组织中的胆碱酯酶活性,引起出汗、震颤等神经毒的表现。
东方市第三市场卢二娘菜类摊销售的黄豆芽,检验项目4-氯苯氧乙酸钠(以4-氯苯氧乙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相关规定。我国明确规定,生产者不得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等物质,豆芽经营者不得经营含有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等物质的豆芽。豆芽中检出4-氯苯氧乙酸钠,可能是由于生产者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为了抑制豆芽生根,提高豆芽产量,从而违规使用相关农药。
陵水英州阿云水果店销售的香蕉,检验项目吡虫啉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根据规定,吡虫啉在香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 mg/kg。香蕉中吡虫啉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种植户未严格按照农业使用安全间隔期进行采摘所致。
三亚鸿港市场吴海鹏光鸡鸭摊位销售的老母鸡,海南旺佳旺商贸有限公司蓝城一号店销售的黄花鱼,检验项目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根据规定,恩诺沙星在鱼肉、鸡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00μg/kg。
海口美兰陈太任水产品摊销售的大花蛤,检验项目氟苯尼考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根据规定,氟苯尼考在大花蛤中最大残留限量为100μg/kg。
海南定安天安实业有限公司定安塔岭分公司销售的黑芝麻,检验项目酸价(以脂肪计)(KOH)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根据规定,坚果与籽类中酸价限量值不得超过3mg/g。造成酸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原料采购上把关不严、生产工艺不达标、产品储藏条件不当,特别是在环境温度较高时,易导致食品中脂肪的氧化酸败。
海口琼山孙小茸面制品店销售的河粉,检验项目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根据规定,米粉制品不得使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造成米粉制品中脱氢乙酸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个别生产经营企业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超范围使用了该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含有该添加剂含量。
针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采取措施依法予以查处,并责令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查清进货渠道、产地等信息并向相关部门报告,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进行整改,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对不合格产品立即采取停止销售,食品经营环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防控风险。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欢迎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如果在市场上发现有害食品,请拨打12345投诉举报。J9九游会 九游会J9J9九游会 九游会J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