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局提示:开学季校园食品安全莫大意J9九游会 九游会J9
目前正值秋季开学季,各类学校陆续开学,大批师生回归校园学习生活,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发生,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秋季学校食品安全发布以下提示:
(二)全面检查加工场所环境卫生和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对设备和餐具进行保养、清洗、消毒。
(三)全面检查库存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是否存在过期、发霉、变质、变味等情况。
(四)全面检查原料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登记、加工操作规范、食品留样、色标管理、明厨亮灶、校长(园长)陪餐制、疫情期间错峰分散用餐等制度的落实情况。
(二)严禁加工制作四季豆、发芽马铃薯、野生菌、野蘑菇、来历不明的野菜等高风险食品。
(三)禁止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以避免误作食盐使用。
(四)严禁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供应冷荤凉菜生食类食品、外购熟食肉制品、非预包装糕点类食品。
(二)需要冷藏和冷冻的食品购买后应避免在室温下长时间暴露,尽快置于冷藏(冻)设施贮存,并尽量做到分隔或独立包装。
(三)加工制作食品做到生熟分开,严防食品原料、半成品与成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六)加工制作豆浆要烧熟煮透,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以上,防止假沸。
(一)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场所清洗消毒和人员健康监测。
(二)需要在校外就餐或网络订餐时,应选择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摊贩备案证》的餐饮单位,尽量避免在路边摊点用餐。
(三)远离廉价小零食。一些小包装的调味面制品、膨化食品、糖果、饮料等,口感辛辣刺激,价格低廉,但一般都是高油、高糖、高盐的食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比较多,甚至存在添加剂超标等问题,经常食用廉价的小零食会影响身体健康。
(四)要去正规超市、商场或商店购买食品。一些流通摊点制作销售的食品原料来源不明、进货把关J9九游会 九游会J9不严,盛放食品的器皿污浊,食品直接开放在外,加工制作人员没有健J9九游会 九游会J9康证明,没有配戴防尘及防脱发头罩、口罩和手套,且周围加工环境脏乱差,带来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五)购买食品看标签。查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是否标注“品名、产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等内容标识,不要购买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生产许可的“三无”食品或过期食品。
秋季天气转凉,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诺如病毒,常在学校、幼儿园发生,且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急、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其症状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与食物中毒类似,不易辨别。但食物中毒不具备传染性,只有食用不洁食物的人才会中毒,治疗和防控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学校、幼儿园要加强食堂卫生管理,预防诺如病毒引发感染性肠胃疾病,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
要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提供的每个品种按照规定规范留样并做好留样冰箱及留样容器的清洗和消毒。建立食品留样记录并有专人负责登记管理。学校食堂一J9九游会 九游会J9旦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组织中毒人员到附近医院就诊,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教育体育主管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封存当餐所用原材料、留样菜肴、加工使用的容器和设备设施等,以备相关部门调查及检测。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卫生健康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按各自职责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组织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指导督促学校食堂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依法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按照餐饮服务操作规范等相关要求开展经营活动,同时加强对学校周边小餐饮和食品小摊贩的监管,严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