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华餐”公司悄悄退场 黑料越J9九游会 九游会J9挖越多
本月10日,《大公报》揭发有餐饮公司大搞“辱华餐”,报道引起广泛关注。食环署证实,报道中有关晚餐的处所及涉事的餐饮公司均无酒牌,而提供晚餐活动的处所更无食物业牌照。
这个名叫“Once Upon a Time in Hong Kong”(曾几何时的香港)、每位收费高达三千二百元的主题晚餐,多道菜式名字以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作卖点,包括“战争”、“日军入侵”等,在中国人伤口洒盐,激起公愤!涉事餐饮公司声称当晚是私人活动,不受餐饮业防疫条件规限。不过有律师指出,晚餐食客大多互不认识,已非私人聚会,且公开收钱,涉及商业营运,建议执法部门调查及扫荡。
近日,记者再到当日晚餐场所了解,大厦水牌已不见相关公司的名字,另外该餐饮公司的“辱华餐”网页亦已悄悄删除。
有饮食业及法律界人士直指,该公司以公开收费形式提供餐饮服务已非私人活动,并涉嫌违反《食物业规例》(第132X章)、《应课税品(酒类)规例》(第109B章)及《预防及控制疾病(规定及指示)(业务及处所)规例》(第599F章)。食环署回应指,会留意有关情况及采取适当行动,并已将相关处所未领有酒牌的情况转介相关部门跟进。
大公报记者追查发现,当晚在天后电气道一幢商业大厦22楼举行的辱华晚餐场所,是时下流行的共享厨房,以出租形式,提供餐饮到会或场地出租服务,据其网页显示,收费以4小时为单位起计。9月16日傍晚,记者再到该处所了解,发现大厦大堂的电子水牌已不见其名字,而流动广告灯箱亦没有了“辱华餐”相关资料,之前场内布置的红色装潢已全数拆除。一名在店内打扫的女子对记者表示,上址是私人地方,对外开放出租,可以来包场及聘用厨师,提供煮食。
此外,报道刊出后两天,Relish的网页仍有“Once Upon a Time in Hong Kong”的介绍,显示活动由“9月1日至9月17日”,惟记者9月13日再查时,相关网页已下架。而记者同日到Relish登记在黄竹坑业发街的一幢工厦22楼某室,发现大门虚掩,旁边放有大袋垃圾,室内有数张枱櫈叠起,惟门口及楼下的水牌均不见该公司名字,颇为神秘。
据Relish餐饮公司早前网页公开资料显示,该项主题晚餐收费每位3200元,晚餐地点位于电气道的处所,场内可供20人晚餐,所有客人需在网上预订及付费,客人付全费后,会获特定号码,以作确认。
记者于9月8日通过网上订位,获安排翌日到上址享用晚餐。当晚记者最早到场,负责接待的外籍女子,只要求记者以手机扫描门口“安心出行”二维码,即可入座,没有再要求核实“疫苗通行证”及做快速抗原测试。记者目击当晚其他食客均只扫“安心出行”,而毋须做任何测试或被要求出示核酸检测结果。入场坐下后,侍应即奉上一杯香槟作“迎宾酒”。场内设有开放式水吧,摆满各种酒水及酒杯,有3名职员负责打理酒水。饭局开始后,所有菜式都会配上一款红或白葡萄酒,无论是网上或当晚的菜单,都列明酒类的名称、款式、年份及产地等,所有酒水可供不停添饮。
当晚场内有4名厨师工作,晚餐约7时半开始,共16名客人,大部分是外籍人士,全部围坐在一张长形的餐桌,大部分互不相识,涉嫌违反不超过8人一枱的防疫规定。晚餐加插多场歌舞表演,其间有舞娘更持酒樽将酒倒入一名外籍男客人口中,气氛火热。而晚餐提供的八道菜式,其中第五道“日军入侵”是日式鱼生和刺身,第八道菜“憧憬未来”中Parfait(芭菲雪糕甜品)均涉《食物业规例》中的限制出售食物(包括刺身及冰冻甜品)。
就食环署回复,天后有关的处所没有食物业牌照及酒牌,大公报记者再向Relish查询该处所及有关活动是否已停办,及对于网上指有关活动有辱华成分作何回应,惟截稿前Relish仍未有回复。
食环署回复《大公报》指出,根据该署纪录,位于天后电气道54号22楼的处所,并未持有该署签发的食物业牌照及酒牌局所发的酒牌,同样,Relish所登记的地址及公司,同样未持有酒牌局发出的酒牌。
该署9月13、14及16日分别派员巡查Relish黄竹坑处所及天后电气道处所,没有发现有人经营无牌食物业处所或违反第599F章规例。虽然如此,该署人员已提醒及警告有关负责人不得无牌经营食物业处所,及遵守有关预防及控制疾病规例的各项规定。而该署亦将未领有酒牌而售卖酒类饮品的情况转介相关部门跟进。
据《食物业规例》(第132X章),任何涉及出售膳食或非瓶装的不含酒精饮品供人在处所内进食或饮用的食物业,均须领有该署签发的食肆牌照;如涉及出售或供应膳食供受僱于该座工厂大厦内的任何工厂的人在其处所内进食或饮用,须领有工厂食堂牌照;如只配制食物出售供人在食物业处所以外地方进食的食物业,则须申领食物制造厂牌照。此外,据《应课税品(酒类)规例》(第109B章),任何人士如有意在任何处所售卖酒类饮品,供人在该处所内饮用,必须在经营有关业务前领有酒牌,任何会社如欲在其占用的处所内为该会社会员供应酒类饮品,则须申领会社酒牌。
此外,据《预防及控制疾病规例》(第599F章规例)发出现行规定,餐饮处所及酒吧/酒馆场内禁止进行任何现场表演及跳舞活动;酒吧/酒馆每枱最多4人,而其他餐饮处所则每枱人数上限最多8人;顾客在进入餐饮处所或酒吧/酒馆前须扫描“安心出行”场所二维码。同时,进入酒吧/酒馆、餐饮处所内酒吧/馆范围或出席餐饮处所内宴会活动的顾客在进入有关处所前必须于24小时内进行快速抗原测试,并出示阴性结果。
大公报记者于9月9日经预约交付3200元后,去吃“Once Upon a Time in Hong Kong”这顿晚餐,地点在天后电气道一座大厦内,用餐处所内设有一个开放式厨房,数名工作人员利用电炉预备食物。对于餐饮公司声称该晚宴是私人聚会,执业大律师陆伟雄直指是“挂羊头卖狗肉”。他表示,私人聚会还是商业营运的定义,要看是否收费,若要收费,便涉商业营运性质,“话係私人聚会,但个个都唔识,又收钱,好明显係赚钱。”而私人聚会内的食客多是相互认识,若并不认识的已非私人聚会。加上该处所涉嫌违反防疫规定及无牌经营,陆伟雄建议执法部门或警方应严正打击。
国际专业保险咨询协会会长罗少雄说,食客在没有领有牌照的处所进食,食物安全难有保障。他指出,正式领有牌照的食肆会购买店铺综合保险,若有食物中毒,又或业务中断招致损失,食客都会获得保险赔偿,但若属无牌处所就难以获得赔偿。罗少雄又说,根据所得资料,餐单包括鱼生及冰冻甜品,属限制出售食物,需领食环署特别书面准许才可出售,如出现食物中毒,食客只能靠自行购买的医疗或意外保险索赔。